明朝为什么亡得那么快?

avatar

image.png

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而且与其统治时期同时的欧洲已经开始近代化。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正进行地如火如荼。然而明朝并没有和欧洲同步走向繁荣而是在一场遍布全国的农民起义和东北女真人建立的后金国入侵之下很快就灭亡了。

到现在。随着大众民族意识的增强。有一些比较硬核的汉文化爱好者,被戏称为皇汉。特别推崇明朝。认为明朝比唐朝宋朝还要厉害。因为它在对待蒙古女真这些关外的少数民族的时候,比唐宋更加强硬。号称“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所以当他们面对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结局时,就接受不了,找出了很多理由。

比较奇葩的是怪罪于气候变化。说是明末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小冰期,气候骤降。一般在小冰期到来的时候,北方的生存环境会变得很艰苦,这时候就会导致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入侵。我觉得这解释纯粹是想当然。当然也有比较现实的观点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明朝政府的财政崩溃了,没有钱打仗。这个只能说是一系列原因导致的结果,并不能把它归为明朝灭亡的原因。记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曾经有一段时间,赫然写着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后期。当然这里面有刻意套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因素,认为封建社会后一定是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朝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纺织业确实是相当发达的,当地人民生活是相对富裕的。而且根据现在的估计明朝后期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1亿了。就算再怎么穷,不可能比刚刚摆脱渔猎生活的建州女真还要穷吧?显然如果论财力的话。明朝再怎么困难,其绝对数量也是远远超后金的。不可能是因为钱少打不过女真人。

其实明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并不复杂。正是其糟糕和低效的政治体制以及优柔寡断,缺乏担当的君主。

首先朝廷要获得税收必须对全国的人口及田产要有详细的掌握,将这些内容编造成册。明朝的户籍管理制度要求地方官员每10年就要重新更新一遍数据。但大多数地方官员都是消极怠工,到了需要重新更新在册数目的时候,就直接将之前的户籍本拿来每个人的岁数增加10岁。所以到了明朝晚期,很多地方的户籍册上都有年龄达到200岁的人。另外明朝税赋的征收过程也是相当的不规范。百姓把碎银子用来交税,官府还会将这些碎银重新融成大块的银锭,这个过程会产生损耗叫做耗献。而百姓呢,则需要在交税的时候多交一部分钱来抵消耗献。而这个耗献的比例相当随意,到了后来几乎是正税的一倍还多,就更加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些税收即使收上来了,也很难用到应该用的地方。朝鲜的使臣留下了记载。他们访问过辽东总兵祖大寿的官邸,发现总兵的官邸修的竟然比朝鲜国王的宫殿还要奢华。而修建官邸的费用自然是来自用于平定辽东女真人的军费。从这可以看出,明朝打不过后金,根本就不是钱不够的问题。这种稀烂的体制,花再多钱也是填不满这个无底洞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没有担当。崇祯皇帝曾经有一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众卿家是亡国之大臣。”

虽然到了明朝后期局势已经相当糜烂。但江南地区的经济还是相当发达的,还有长江,淮河天堑。中国历史上多次以淮河为界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如果措施得当,明朝保住半壁江山,弄个偏安江南的结局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明朝本身就是两京制。在南京就有一套和北京朝廷完全一样的班子作为备份。只要崇祯能够抓住时机及时离开北京就行了。离开北京的事情,崇祯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动了很多次心。因为前面说的,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的政治正确,他不愿意背负放弃首都的责任和骂名。一再暗示臣,要下面的大臣提出请求,请他去南京。不过大臣都没有愿意背锅的。崇祯后来就退而求其次,吩咐大臣偷偷准备,一旦形势不利,他可以立刻抽身。但是他又对奉命去准备逃离路线的大臣说:“准备离开北京这件事情是机密,如果你泄密了,我就要治你的罪。”这意思就是说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你不要说是我让你去准备的,准备逃离北京的事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干的。面对这样的领导,下属怎么可能去尽心竭力呢?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浪费了离开北京的最佳时机,后来有了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建议如果皇帝不走,可以让太子先去南京。这样既保住了崇祯的颜面,也不至于让南京的那套备份班子群龙无首。结果就是这样也没有办成,因为后来,崇祯为了护送太子去南京的费用,是从皇家的私库也就是私房钱里出,还是由户部从国库里出,争执不下。就连这一步也不了了之。奥派经济学中有个行为展现偏好的理论。其实内涵很简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比某人说的话更能展现他内心的想法。崇祯的行动说明,他并不像他嘴上说得那样竭尽全力拯救大明,大明的社稷在他心目中还没有他的私房钱重要。



0
0
0.000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