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理財,財不理您」

avatar

這一段時間不時會傳出Steem / Hive 將會上那一個交易所,有時傳出時會被拉盤上升,有時卻被拋售大幅度下跌。實在不太知道怎樣判斷風向較好 @_@

不過作為「用家」,而不是「玩家」或「抄家」。其實可以不用理會市場波動,但是就是過往兩年都沒有太理會市場波動而做應變,使得Steem下跌了90%,卻仍矇矇的。(LikeCoin其實也下跌了40%)。「您不理財,財不理您」,我開始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

一. 轉少量幣至USDT

我每月大約會從區塊鏈貨幣中,取出一部份至港元或人民幣用來做吃喝或慶祝用途。因為想一邊擼幣,一邊可以用來消費使錢。要不然,整個擼幣的過程會好像坐過山車般,被帶動至上上落落,感到相當無奈,但又不捨得離開。因為原本也會轉這些錢出來,故此,在這些消息時,也會將一部份貨幣轉至USDT穩定幣。

因為原本也會取出來使用,故此早提幣及遲提幣的分別並不太多。在這些消息傳出前,將自己的一些流動非鎖倉的Steem/Hive貨幣轉為USDT,若果不幸上交易所後貨幣下跌,又可以從低幣買回一部份。而若果上升,因為鎖倉的金額比手上的USDT多很多倍,故此總體感覺財富增了值。心態上,兩邊也沒有虧。

二. 每一段時間也將金額轉為BTC

現時每週末會固定將一部份「新生」出來的Steem / Hive / LikeCoin 轉為BTC,這一個操作已維持了接近3個月。以前以為自己金額少,故此100%全部投放在Steem上,若果,早早已實行將每週部份金額轉至BTC,最少現時手上的數字貨幣是現時的5倍 (因為 Steem跌了10-20倍)。最近幾個月,因為這些內容平台的動盪,我在思想出路時記起朋友的一句話「用不同的方法,最終目的是想儲更多的BTC」。

這個過程相當有趣,實行了接近三個月,我在Steem / Hive / LikeCoin戶口內的金額變化不太大,並且每月也取一些金額用來吃飯慶祝,竟然也儲了一批BTC比特幣出來。最難以至信的地方,竟然是這三個月儲下的比特幣,「竟然」是我銷倉著的Steem的50%?!心態上,當然是「小確幸」。

三。以玩遊戲心態來面對數字貨幣資產

兩年前,Steem上火幣交易所,即時上升了1倍以上價格,從每1 Steem 2美元,一兩星期內上升至5美元。但是之後是迎來漫長的下跌及拋售,至早前 0.08美元。我是在2美元時加入Steem平台,在大幅下跌後,想過一事「倒底怎樣才能回復以往的水平??」 實在覺得可能性太低,直至有一天看到這一個標誌。

image.png

當然,要數字貨幣每一天穩定地增長1%,狀況好像有點難。也有去嘗試過,發覺有可能,但當中存在風險,不適合我。因為我不想被這些上上落落而影響了心情。因為我是開遊戲公司,突然想到「每一套遊戲,不論是付費玩家或者免費玩家,當持之以恆玩到一段時間後,遊戲內的金錢便多到用不完。」所以,便嘗試為自己去訂一些「小任務」。

例如:每天1帖或2帖,參加一些獎金活動,代理一些點贊項目。。。。。。

經過一段時間後,發覺原來可以做到每天0.3%-0.5%的增幅。差別是,必須要堅持。慢慢於一年多前開始,每日做一點點,每日一小步,便養成習慣。原來每天0.3% 一年後是298%增長;每天0.5% 一年後是617%的增長。過去一年多,就是這樣方式,竟然從原本下跌了90%+,就算自己成為懶人連帖也不發,現時這些自動任務也有0.1%的增幅。回到現時返回成本,並且有餘的情況。

現時預估已不太可能重回兩年前的幣價,但是繼續做這些小任務,相信幣量的增幅會持續,總體價值會有所上升。心態上,也較為滿足。

總結:心態上滿足很重要

我不是「抄家」,也不想自己培養成為「抄幣」心態。希望簡簡單單地,藉著這些內容平台的特性及遊戲規則來增值增幣。

若果自己不是抄作買賣,在數字貨幣的資產只會有增而無減。差別是兌換「法定貨幣」時的金額多或少而已。現實生活有美金為首的法定貨幣;加密貨幣圈有以BTC比特幣為首的「法定貨幣」。上面的操作是希望自己在變動的市況中,心態上仍有那一份「滿足感」。

我自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不會去訂一些自己也未必能達成的目標,只會訂一些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定下目標後便將這些目標「遊戲任務化」。再將「任務」變成「每日任務」,慢慢養成一份習慣。

依靠內容平台來擼數字貨幣,我自己是使用每天一小步的平均方法,有點像 @小K 提及的月供股票,只是現時不是每月,而是每兩小時有一筆小金額投入在內 (大約是 1/5000 - 1/2500),在Steem上的各工具已可自動提升本金水平,金額可能真的很少很少。但就是這些0.1% 的微小變化,一年後的差距便相當巨大。就算每天差至0.1%的增幅,10年後也有38倍。最重要是,這一條區塊鏈能否運作10年。



0
0
0.000
0 comments